<rp id="rpnok"></rp>

      教育行業A股IPO第一股(股票代碼 003032)

      全國咨詢/投訴熱線:400-618-4000

      開年第一戰,傳智老師們這樣度過了3天3夜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14日18時19分 來源:傳智教育 瀏覽次數:

      2023年1月2日,北京。

      元旦假期還未結束,70余位傳智精英齊聚傳智總部,滿懷期待地參加開年第一場“全國教學培訓會”,他們是黑馬程序員全國校長、教學主管、骨干講師代表。

      他們知道,本次教學培訓會的目的是再次對齊教學方法和教學標準,統一各校區的教學動作和打法,以更高標準的姿態發力2023年的教學實施。


        他們不知道的是,接下來的3天3夜,會多么的緊張、刺激、燒腦、跌宕。有人“收獲滿滿”、有人“大呼過癮”、有人“壓力陡增”、有人“愈挫愈勇”……


      標題
      一場教改風暴在悄然醞釀

        時間撥回到2022年12月的某一個午休時間。

        方立勛老師、劉凡老師及畢向東老師就一個Java知識點如何講授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終于battle明白后,愜意地享受著“磨課”帶來的愉悅心情。

        這是自公司提出“教研驅動校區運營”戰略后,總裁辦以及研究院老師們“磨課”時經常出現的場景。

        一年之計在于春,2022年,課程研發已經上了一個新臺階,2023年,傳智要干件大事,要在開年把戰略部署全公司拉齊認知,統一標準和打發,春節之后全國上下統一行動。

        確定了要開教學培訓會,那么問題來了,什么形式的培訓能達成以上目標?不容猶豫,總裁辦各位執委、人力資源中心總監陶老師被召集到會,經過幾位老師一下午激烈的討論,這場超強陣容的培訓班成形了。

      時長:3天

      主講人:劉凡老師

      主題:以講好每一天課,驅動校區運營

      助教:總裁辦戰略執行委員會執委

      班主任:人力資源中心總監及三位資深HR

      研討任務一:什么是好視頻(從一個視頻開始)。

      研討任務二:一天的教學如何安排(按天跟進每一天的教學)

      參會人:黑馬全國校長、教學主管、講師骨干、博學谷教學實施部總監及講師骨干

      形式:7-9人一組,分組PK,“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做到有輸出、有練習、有結果、有點評、有調優、有考核。

      全國教研培訓會

        12月28日,全國校長郵箱里同一時間收到了培訓會的通知。

        劃重點,郵件中附上了三個問題,什么是好課?如何評定好課?如何對課更有效?

        并以此次參會的老師認知為基礎,以校區為單位達成一個共識。這里先交代,這三個問題將貫穿整個培訓會的始末,也將是2023年各校區教學工作的重心。

        郵件還提醒老師們提前挑選一個自認為比較好的視頻課程,時長10分鐘左右。校長和老師們在挑選視頻時,一定沒想到,就是這10分鐘的好課視頻,“折磨”了自己整整3天,同時也讓他們在會后表示收獲頗豐,大呼過癮。



      3天時間磨10分鐘的課程,難嗎?

        你一定很好奇精英們被“折磨”的場景,那就先聽本次教學培訓會主持人兼班主任的總部人力資源中心的徐老師來“爆個料”。

        先交代前提,本次培訓會的配置,其實是模擬的校區的整個教學系統,一天的教學實施推進,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

        人力資源中心總監陶老師說,接到此次任務后,部門內部開會討論,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本次的任務是什么?答案就是配合劉凡老師、助教老師把教學效果做到最好。

        她們早上提前到教室調試設備、課件等,在“學員”情緒低落時,焦慮時,主動去溝通,并反饋給與助教和校長,真正參與到“教學”其中。

        陶老師感慨道,可能大部分人和我一樣,覺得班主任只是服務于班級日常管理的,當真正去做班主任工作之后,深刻的地體會到班主任其實是服務于學生的課程吸收效果的。

        當然,人力資源中心作為“雙腳沾泥扎根教學業務”的表率,擔任此次培訓會的班主任工作,必然有另一層深意,就是對前來參訓的老師做好觀察,為公司發掘好苗子。

        接下來,她們還會深入到每個校區,為校區搭建人才護城河,賦能校區教學工作。公司對教學實施和講師可持續發展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回到“爆料”這件事,被爆料主角是鄭州校區JavaEE教研部的張老師,張老師挑選的10分鐘好課視頻,是Java課程中的“循環”,自認為講的不孬,沒想到第一天他就犯了難。

        1月3日上午,張老師聽了劉凡老師講的交付、分鏡、拆分拆解、知識點平滑過渡、以終為始等等,熱血沸騰,茅塞頓開,好似解開了校區教學中很多的困惑。

        1月3日下午,實戰練習時間,大家按照劉凡老師教授的方式重新寫課程大綱,張老師很快寫出了第一版,但自己越看越不對,上午學的知識點根本沒運用上啊,左思右想,郁悶無解。

        班主任徐老師觀察到張老師獨自坐一角暗自沉思,主動和他溝通,了解困惑,并將情況反饋給助教Pink老師,以便及時給予他指導。

        讓陳老師很感動也放松下來的是,鄭州校區蘇校長一直陪他推敲課程大綱,一個畫面一個畫面設計,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推進,知識點之間怎樣過度,內在邏輯是否清晰,修改了無數遍之后,拿給Pink老師看后方才確定。

        1月3日下午4點,各組推選優秀代表上臺講解自己的課程大綱,他們都是來自各校區最頂尖的老師,不說是神仙打架吧,起碼是一場視覺的盛宴。能同時汲取這么多精英講師講課,筆記必須趕緊記起來呀!

        大綱PK結束后,來不及多想,因為第1月4日下午要PK現場講課。

        1月3日晚上,所有參訓者開始做課、寫逐字稿,有老師甚至只睡了一個小時。張老師像寫作文一樣,摳每個字,每段話,過度是否自然,內在的邏輯是否妥帖,和蘇校長一起打磨了N次后,方才開始錄視頻。

        經過修改、重錄,再修改,再錄,不知道多少遍后,在深夜終于提交了一版視頻。你以為這樣就算完成了?那就太too young,too simple了。

        對于張老師來說,第二天才是最緊張刺激的一天。

        1月4日上午,劉凡老師只在上午講了59分鐘33秒(這個數字請記住哦),所有人回去繼續磨課,下午繼續PK,沒錯,磨的還是那個10分鐘的課。

        張老師在這天下午的小組內比稿沒能勝出,所以無法代表小組出戰,第二輪PK當了吃瓜群眾。他的吃瓜心得是:第二輪參賽的幾位選手的課更強了。

        1月4日晚上,繼續磨課,因為1月5日的PK形式是提交錄好的視頻課程,他作為未曾出戰過的選手,很可能要被拉出來遛遛了。

        又是和蘇校長對課、磨課的深夜,不記得修改了多少遍,直至凌晨才錄出了自我感覺還行的一版。喊來助教Pink老師驗收,出乎意料,竟然沒通過。

        接下來是Pink老師和他對課,過程中,Pink老師一幀一幀地過,隨時暫停,并告訴他為什么這樣修改,這樣修改有什么好處,讓他真正充分的理解。這次,張老師對“磨課”兩個字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1月5日凌晨3點,才算調出來大家都還算滿意的一版視頻,總算松了一口氣。

        當張老師準備回去休息時,猛然發現西安校區的老師竟然還在辦公室沒走,張老師剛剛輕松點的心,頓時又涼了一下。

        果然,第三天的視頻PK中,張老師的視頻排名二,昨天晚上看到還沒走的西安校區潘老師,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隔著2小時

        讓鄭州校區張老師心里一涼的,就是這位來自西安校區前端與移動開發教研部,被學員稱為“潘神”的潘老師,且還是傳智一級榮譽“成長新秀”獎獲得者。

        至于潘老師是如何封神的?據說曾創下一個班40多名學生中,畢業時有近30位同學給他送了錦旗。如此優秀,依然是被虐到“實慘”的一位。

        聽了劉凡老師第一天的講課后,潘老師發現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找到了答案,比如之前在校區講課時,覺得自己已經講的很細很慢了,仍會有學生說,潘老師,你能不能講的再慢一點?

        劉凡老師課上講到,如果學生說你講的快,并不是因為你把知識點講的有多快,是一個知識點跟另外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出了問題,過度不夠平滑,學生的思維其實是跟不上的。

        單看每個知識點,可能講師們都能講得很好,但是怎么樣把一個個知識點串到一起,讓學生有個宏觀的認知,才是難點,這是潘老師在這次培訓中最大的收獲。

        潘老師說,回到校區他會首先召集校區講師,對齊對好課的認知。第二步,挑選骨干講師做試點,把所學到的知識一對一傳授,剛開始一定會很痛苦,但當所有人都學會了高效講課后,一旦學生認可,老師一定會沉迷其中,誰能會拒絕成功的滋味呢。

        至于第三輪PK中拿到第一名的原因,潘老師笑道,其實在前兩天做課時,并沒有很好的效果,很是郁悶。他問自己,為什么做的視頻自己都不滿意呢?差在哪?一通分析,發現還是差在轉接上,就是一個畫面跟一個畫面該怎樣銜接,每次錄視頻都會卡在銜接上。

        機智的他開始向總部的大神講師求教,助教pink老師、前端網紅大佬高老師都是他的求教對象,讓他感動的是,總部所有研究院老師都耐心的給予他指導和幫助,沒有一點敷衍和不耐煩。

        好的課程一定是一點點磨出來的,在西安校區付校長的全程陪伴下,潘老師首先從改變固有的習慣開始,把銜接點策劃好,每一個字該是什么情緒,該有什么行為,一個一個去對。

        錄了十幾遍以后,潘老師感覺真的被虐到了,毫不夸張的說,甚至都快要吐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視頻反而越來越流暢了,再加自己的演繹和情緒的升華,越來越滿意。

        熬到了四點多,終于把視頻錄好了,他無比興奮,甚至想和朋友說,別睡了,起來看我錄的視頻。潘老師說,沒有完美的視頻,拿第一名也不是完美的,只是盡最大可能做最好的自己。

        他自認為,課程視頻能獲得第一名,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比第二名多用了2個小時時間磨課而已,雖然是輕描淡寫、云淡風輕的一句話,但背后的這2個小時經歷了什么,只有他和他的團隊知曉。

        潘老師感嘆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劉凡老師在第二天授課前,說好今天的內容只講一個小時,當講課結束后,一看表,時間指向59分鐘33秒,這讓他大吃一驚,這才是高效授課,只有27秒的誤差。他感受到了這背后是劉老師對備課的用心,還有對所要講授知識的超強把控能力,敬佩的同時,更多的是對自己的鞭策和警醒。

        還有培訓過程中,聽到關于劉凡老師和Pink老師磨課的故事,Pink老師這樣鉆石級的網紅老師,用了7天時間才磨過1天的課程,逼得Pink老師直接從校區搬到總部辦公,這樣才能更方便和劉凡老師對課。

        總裁辦的老師們都能如此躬身入局,親自對課和磨課,又總結出這么多好的課研經驗和對課工具,全公司的講師都用這種方式去磨課,那傳智的課一定是無敵的。



      這樣的“沖突”畫面,正如所愿

        在本次培訓會中,傳智四位執委擔任的助教的角色,作為觀察者和指導者,在3天里全程陪伴,他們直觀地看到了校長和老師對課磨課的過程和變化,深度參與了課程的指導和調優,也看到很多精彩的故事,讓他們感觸頗深。

        從助教邢老師那里獲知,武漢校區何校長和武漢校區前端學科凡老師在磨課過程,有比較激烈的“碰撞”和“沖突”,從第一天提交的課程大綱,到最終磨出的視頻,課程質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最終提交的視頻有很多亮點,背后的故事值得深挖。

        當小編撥通凡老師電話,問及此事時,凡老師首先表示,他和何校長只是比較投入地溝通,校長縱觀全局,自己更擅長技術,各自持有自己的觀點,討論比較激烈,并非“沖突”。

        凡老師就“沖突”一事解釋清楚后,在小編的引導下,開始回顧整個磨課過程中的所做所感所獲。

        凡老師開篇道:我和何校在第一天上午課程結束后,經過1個多小時的討論,最終選的題目是講“V-for指令”,并按照劉凡老師講的“分鏡”的套路開始準備課程大綱,在兩天的做課磨課的過程中,我們一共有兩個沖突點(小編有錄音為證)。

        第一個沖突點是,當我們討論V-for該怎么講時,何校堅持我們無論講什么知識點,都要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只是簡單的數據渲染,一定要解決開發中的具體場景,而我覺得,這樣會導致視頻的體量很大。

        因為按照我們過去做課的套路是,會先用一個視頻講簡單的dome理論,再用一個視頻講案例的,何校堅持認為,我們在導入的時候,就得給學生看真東西,上案例。

        第二個沖突點,何校認為我們在講格式的時候,沒有給學生看官方文檔,直接在PPT中插入格式,那格式是不是標準的?到底有沒有變數呢?我們也沒有帶同學查文檔,所以他堅持在講格式時一定要引入文檔。

        過程中,大概是為了給我建立“從學員的角度來講課”的意識,何校給我分享了一個他的看法。他說,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學生花錢買服務意識的非常強,不像前些年的學生,是奔著改變命運來傳智參加培訓的,那時候的學生學習非常努力,學到兩三點都是常事,那時的就業市場也很好,用人需求旺盛,所以學生就業也很容易。

        而現在的90后、00后認為,我花了兩萬的學費就應該學到知識,我就應該高薪就業,缺少了前幾年那批學生拼搏奮斗的精神,而從就業市場來看,競爭更充分了,對學生的技能要求其實是更高了,學生如果在學習時倦怠了,就業必然會有壓力。

        這就需要老師們必須把課程講好,提高講課效率,這樣學生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練習,才能提升學生的知識吸收的效率。

        我突然悟到,何校雖然沒在一線上課,但他這種以用戶的角度為出發點去磨課,讓我對“用戶感”和“對象感”有了新的認知。

        3天時間里,何校全程陪伴我做課,一遍遍幫我對逐字稿,凌晨4點邢老師還在很細致地幫我們調課,給出了非常專業和中肯的建議,直至早上8點,才錄出最終參賽的視頻。這種全員上下精益求精的精神,對我有著非常非常強的沖擊力。

        邢老師在采訪中說,這次課研培訓會上,我們看到校長和講師都毫無芥蒂地為了講好課而各抒己見,在一起發力磨課,真的特別感動,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畫面嗎?

        曾經,我們擔心校長并不是每個學科都懂,校長也擔心跨行指導是給老師搗亂,大家都有點畏首畏尾。

        如今,校長掌握了劉凡老師教授的評課工具,讓他們對跨行指導有了抓手,我們發現,校長和老師們不僅能做到,且還能做到很好。


       
      “卷”王已搶跑

        1月4日上午,9點54分。

        全體傳智人的企業微信里,彈出一條公司管理學院發布的表彰郵件。

        郵件內容是,在過去的一年里,杭州校區、濟南校區在“教研驅動運營”的戰略指引下,表現突出,予以升級表彰。

        各兄弟校區一臉震驚的表情,同樣是進京“取經”的,怎么你們已經提前“修煉”出了正果?

        劉凡老師煽風點火道,你們這幾天所學的“教研驅動校區運營”戰略中的“磨課”和“對課”,杭州校區已經悄悄做了一年多,杭州校區已經給大家打了樣,不僅行得通,而且很香。你們說要不要讓杭州校區王校長好好給大家分享分享呢?


       杭州校區的教改源自React風起

        1月5日晚8點,總部五層媒體室。

        小編終于約到了杭州校區王校長,就杭州校區教學改革落地,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采訪。

        王校長的故事,從2021年下半年講起。

        彼時,杭州校區在對就業市場調研時發現,企業對React方向的前端開發者需求量很大,且行業內沒有成熟的課程體系,當即和總部研究院溝通、聯動,由劉凡老師親自帶隊快速研發出React相關的課程,并很快投入到杭州校區的教學中。

        沒想到React方向的就業情況竟如此之火爆,幾個就業數據來感受一下杭州校區前端學科就業情況,21期React方向均薪16637元、22期均薪16465元、23期均薪17883元。


       嘗到了教改的甜頭,一發不可收拾

        王校長嘗到了教學改革的甜頭,同時還有兩個矛盾點,一直困擾著他,始終無從下手。

        第一點,王校長發現,分校老師拿到總部教研中心所提供的教學大綱、教學視頻后,更多的是憑自己的經驗去講課,因課程演繹能力不等,可能會出現知識點不連貫,邏輯不清晰的情況。

        杭州校區后來琢磨出的辦法是,講師在備課時要寫授課結構,就是第一塊講什么第二塊講什么,這個想法和劉凡老師說的分鏡,不謀而合。

        第二點,曾經,我們總認為校長是抓運營的,不負責教學管理,但校長對于本校區的影響其實是很大,校長如果重點關注業務指標,老師就會偏重完成業務指標和運營數據,這就會導致老師沒時間專注于教法、教學、知識沉淀。

        熟悉王校長的人都知道,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行動派,目標性很強,有問題那就必須解決問題,不管有多難。他說,作為校長,我如果不會講課,如何抓教學?怎樣知道老師講的好與不好?如何和老師對課磨課?

        首先,我先卷自己,我用了一段時間去摸索課程,掌握技術的底層邏輯,提升自身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過程中我曾多次向劉凡老師請教。

        其次,對齊認知,我先和全校老師說明了我的想法,取得校區老師的認同和支持,我告訴他們,在改革實施期間,每位老師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和我溝通解決。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俗話說:經要每天念,為此我們每周固定開教學討論會,溝通和解決遇到的問題,吃飯時大家也會聚在一起討論教學,慢慢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殊途同歸,都能迎刃而解。

        “上帝不需要找工作”

        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意識的扭轉。首先要扭轉的是學生的意識,即明確師生之間的關系、角色和各自該有的任務及態度。

        首先要讓學生清楚,來傳智的目的是快速進入工作崗位,所以學生是來學習工作能力,了解職業發展,學習崗位知識、職場技能的。

        要知道,這個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能將知識教會的人。傳智是做崗前培訓的職業教育,我們的老師,就是學生的培訓師,是企業的崗前內訓師。而學習,需要環境和強制性,傳智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供老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和討論問題。

        同時明確告訴學生傳智的優勢,就是傳智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效率,我們有 16年的教學積淀,非常清楚哪些知識該教哪些不該教,知道哪個技術方向是未來發展的重點,知道學生怎樣學習效率更高……因此,既然來了傳智,就要跟著老師走,穩扎穩打地學。

        OK,學生的意識打通了,老師也得改變固有的認知。

        我一遍遍的告訴老師,編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大量練習才能真正掌握編程技術,老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點撥知識重點,把握方向,及時糾偏,不能把學生當成“巨嬰”,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束縛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

        同時,老師必須對學生布置明確的任務,作業和練習是內訓師布置的工作任務,學生為了順利入職和轉正,就要高標準嚴要求的完成任務。

        很多同事應該都聽我說過這句話——不能把學生當上帝,上帝是不需要找工作的,開班時我們必須給學生講清楚各自的關系和任務,既然來了傳智,就要踏踏實實跟著“培訓師”的節奏學。

        讓老師從業務指標中解脫出來

        老師,一直是傳智的寶貴財富。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如果一直做重復的事情,就會與市場脫節,無法貼合學生的需求,對老師的職業發展也非常不利。

        正確的畫面是,老師應該每天有精力和時間了解最新的技術,精進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每帶完一個班后,有充分的時間去反思和沉淀。

        學生學編程,是需要一點點去敲代碼,親自去完成項目的,因此老師要對學生有要求和期望。當然,這對老師的綜合能力要求也很高,首先要有過硬的技術,其次要有責任心、利他之心,做教育的心。因此,真正的IT教育,是以教學為中心,以老師的沉淀為中心,用教育成就學生,市場才能成就傳智。

        杭州校區在實施教學改革后,不斷有優秀的老師涌現,教學改革一定是緩慢的過程,不會一下子形成,但是價值極大,是有必要花大量時間進行優化和沉淀的。

        當每位老師在傳智都能成長為大樹,供學生乘涼,再把學生培養成大樹,那么傳智成就老師,老師成就學生,學生成就傳智,一個良性的循環就形成了。



      關鍵點再次對齊

        1月6日,校長和講師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觸動,和對教學改革的決心,奔赴自己的“駐地”,可以預見,全國校區的老師們將持續在如何做好教學這一正確的道路上發力,讓教研真正驅動運營。

        與此同時,我們也有時間能和一直忙碌的劉凡老師深入交流,整理了劉凡老師3天里傳授的干貨及未來的期望,如下:


        1、 此次培訓會議的主要研討內容

        (一)怎么講好一堂課

        要想講好課,先從講好一個視頻開始,抓住描述、判定、內容及動作4個關鍵點。用笨辦法,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磕,“結硬寨,打呆仗”,對分校教學實施的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讓校長掌握如何和老師對課、磨課及評定課程的好壞。

        (二)校長會講課,聽課、會與老師對課、磨課,要會使用工具評定何為好課。這樣才能夠和一線老師們戰斗在一起,投入精力抓教學端,發自內心的愿意管理教學發展。

        “無論靈魂還是肉體堅決不妥協,一定要把好課做出來”。拿Java和前端為例,一個學科有100天的課,一天講20個知識點,一共2000個知識點,如果校長和老師們一天對一個知識點,需要7年,期間還要持續的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升級迭代,就這一件事大家堅持7年,試想一下7年后傳智的課程會怎樣?


        2、 培訓內容必須要“項目實戰”

        在此次培訓期間,我和校長和老師們、助教、班主任都深度參與其中,以小時為單位,有輸出、練習、結果、點評、調優,全程帶著教學骨干對課程設計、對課程大綱、對逐字稿,之后再分小組PK,非??焖俚乩R了彼此對好課的認知。

        知道和做到是需要過程的,就像老師日常授課一樣,老師白天講,不給學生練習,無論老師講多好,學生不練是學不會的。

        所以此次培訓會,特意留出了很長時間的實戰環節,就是讓校長和老師們不停的磨課和對課,讓他們真正體會和學習到好課應該怎么設計、怎么講。

        劉凡老師說,這次課研培訓會只是一個開端,在接下來的2023年,全國校長還將分批來京集訓,每個校長會繼續提升講課能力,以及指導老師講課的能力,更好地實現“以講好的每一天課,驅動校區的運營。”

        為了教學再上一個臺階,傳智已全新布局,春節之后,全國校區上下統一行動,聚焦認真做課,為培養更多優秀數字化人才,揚帆起航。


        /結尾

        采訪結束時,我們問劉凡老師,傳智的教研在未來會呈現怎樣的畫面?他沉思片刻道:“每一個人都發自內心的認為:傳智只有課好、老師好”。

        我追問,實現這個畫面,難嗎?

        他答:難!做教學是育人,是責任,我們要做的是堅持做難且正確的事情,堅持做有長期價值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做教學,我們是認真的,我們是較真的……

        到這里,突然明白了,傳智在2023年開年的第一個工作日,用這樣的形式,讓近百位老師幾乎不眠不休,用3天時間去打磨一堂10分鐘課程的初心和用心。

        答案很簡單,也很純粹,就是讓所有傳智的老師們,更深刻地體會到“教育”的真諦。

        過程或許會孤獨,會難熬,但我們要知道,這件事很酷!





      0 分享到:
      和我們在線交談!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国产亚洲精品综合在线,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V

      <rp id="rpnok"></rp>